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,更是中国制造实力的集中展示。在这场全球瞩目的赛事中,佛山作为制造业重镇,以其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,为冬奥会注入了绿色动力,展现了‘佛山制造’的硬核实力。
一、氢能源公交:佛山智造守护冬奥蓝天
冬奥会期间,一批由佛山企业研发制造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,承担了张家口赛区的交通运输任务。这些车辆采用佛山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,实现了零碳排放、低噪音运行,每辆车每日可减少约57公斤二氧化碳排放。佛山在氢能源储运、电堆制造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,为冬奥绿色交通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二、光伏发电系统:点亮冰雪赛场的佛山之光
佛山新能源企业为冬奥场馆提供的BIPV(建筑一体化光伏)系统,将太阳能发电功能与建筑设计完美融合。国家速滑馆‘冰丝带’屋顶铺设的碲化镉光伏组件,部分由佛山企业供应,年发电量可达40万千瓦时,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360吨。这种‘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’的模式,成为大型体育场馆绿色能源应用的典范。
三、储能设备:为赛事稳定运行保驾护航
佛山制造的锂电池储能系统,为多个冬奥场馆提供了可靠的备用电源。这些储能设备采用智能温控技术,能在-30℃的极寒环境中稳定工作,确保计时计分系统、直播设备等关键负荷不间断供电。其中,佛山某企业提供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,储能容量达2兆瓦时,相当于4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。
四、新能源特种车辆:冰雪赛场上的‘佛山身影’
除了公交车辆,佛山企业还研发了适用于冰雪路面的新能源除雪车、物资运输车等特种车辆。这些车辆采用耐低温电池技术和四轮驱动系统,在严寒环境下依然保持优良性能,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五、绿色制造理念:从产品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实践
佛山制造企业不仅在新能源产品上发力,更将绿色理念贯穿于设计、生产、回收的全过程。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、优化生产工艺、建立回收体系等措施,真正实现了‘绿色制造助力绿色奥运’的承诺。
从氢能源汽车到光伏发电,从储能设备到特种车辆,佛山制造的新能源技术在北京冬奥会的多个领域大放异彩。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果,更向世界证明了新能源技术在大型国际赛事中的应用潜力。佛山制造的这场‘冰雪奇缘’,正是中国践行‘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’办奥理念的生动注脚,也为全球大型活动的绿色举办提供了宝贵经验。